四位老油人開心的與在場民眾揮手 |
能讓五位老油人齊聚一堂的「大人物」到底是誰?不是總統也不是縣長--而是她,《出磺坑老油人的故事》一書的作者—施婉慧。
《出磺坑老油人的故事》是2009年10月由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內容由曾經在公館鄉出磺坑工作的十位老油人口述,施婉慧採訪撰寫而成。由於此書被票選為「2010苗栗之書」,苗栗縣立圖書館特別與公館鄉立圖書館合作辦理「在苗栗,我們閱讀:2010苗栗之書」系列活動作家講座,邀請施婉慧到公館圖書館,與民眾分享其創作歷程。
施婉慧開場時開心地表示:「今天看見在場這麼多民眾來參加真的很開心,而且五位老油人還有兩位老油人的妻子也來到現場,如此難得的機會,等會兒將請老油人們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
民眾專心的觀看《出磺坑油人傳奇》紀錄片 |
當時這些老油人二十四小時都要工作,三班輪流,不管吃飯、睡覺都在礦場,因此老油人的妻子,每天都寢食難安,非常擔心自己的丈夫,也因為如此,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去中油上班,跟老油人走一樣辛苦的路。
接下來,施婉慧談及採訪歷程,她說:「其實在接此案子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出磺坑這個地方,所以在採訪前,翻遍許多文獻、做了許多調查、重複檢查比對歷史資料的正確性,才慢慢地了解出磺坑的歷史。而且因為我本身不會講客家話,原本以為會有溝通困難,但幾位老人家都會講國語,所以都是靠國語和他們溝通。」
施婉慧分享其採訪撰寫老油人故事的創作歷程 |
對於第一次拜訪老油人的準備工作,施婉慧說:「我的採訪大綱,主要的問題不只包括老油人在中油的服務年資、或是其在出磺坑居住的情況,問題也包括當時的交通狀況、工作外的生活情形等等。因為我希望呈現的故事不只侷限於工作,也能將當時的生活情景完整呈現。」
在這一年多的採訪歷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施婉慧作家說:「其中有位受訪者劉阿龍先生,兩三次去拜訪他,他都謙虛的建議去找別人訪問。後來我將幾次採訪內容撰寫成一篇短文,拿給阿龍先生看,他非常感動,了解我們採訪的用意與用心,從此之後,他從不拒絕任何採訪了。」
還有一段令施作家記憶猶新的採訪是有一位受訪者張立添先生,提及他年輕的時候才剛與妻子訂婚,下午就接到兵單,要被徵召到南洋爪哇島從軍,逼不得已就此跟妻子分別,而且這一去就去了六年。施婉慧說:「當時張老先生語帶哽咽,一度採訪中斷。張老先生還說,他再也不去高雄港,因為那是他和親人分別的地方,是個傷心地。」
余新谷先生 |
余新谷先生說:「建議縣政府可以將出磺坑以前的空中纜車恢復,讓出磺坑恢復早期的風貌,也建議將出磺坑規劃成休閒區。」蔡桂木先生則表示:「非常感謝施作家這幾個月來的採訪,非常謝謝他。」
![]() |
謝忠雄先生 |
難得的重逢,施婉慧作家與四位老油人及兩位老油人的夫人來張合照,為此講座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由左至右為施婉慧作家、洪友朋先生、蔡桂木先生、 蔡桂木夫人林金妹、余新谷先生、林隆照先生、林隆照夫人 |
【莊雅婷/攝影、報導】
(文章轉自:公館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