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1

【志工】社區報導志工培訓—公館紅棗產業面面觀

四月二十一日晚上七點至九點,社區報導志工培訓,今天邀請到公館農會總幹事韓鴻恩主講「公館紅棗產業面面觀」。

課程一開始由社大主任秘書戴文祥先跟志工們複習前幾次上課的內容,等韓總幹事分享完畢後,志工就可以進行相關議題的採訪。所以戴主秘耐心地向志工複習,包括採訪前的準備、採訪時的注意事項,例如:面對受訪者要誠懇提問、避免質問語氣、適時追問等。

接下來就由公館農會總幹事韓鴻恩向志工分享「公館紅棗產業面面觀」,韓總幹事向大家介紹公館紅棗的緣起,是由現住公館石墻村陳北開農友的祖父陳煥南先生,在清朝末年從廣東省潮安縣引進栽種的,而公館紅棗的面積據調查有四十公頃及產量有八百噸。

韓總幹事也向志工介紹紅棗的生長週期,並說明目前「公館紅棗」這四個字,公館農會已經取得團體商標認證,並介紹公館農會目前所推出的紅棗系列產品,包括紅棗酒、紅棗醬、紅棗冰等,其中棗紅手工皂,是由公館學習中心志工黃翊媺自己製作的。

棗紅手工皂
講座中,志工也提出許多問題,針對公館紅棗的優勢與特色,韓鴻恩表示:「大陸紅棗品種多,但是現階段台灣來講,在安全、認證上站得住腳。」而談及紅棗裂果,他則說:「目前公館農會針對紅棗全面契作、保價收購,其中對於紅棗裂果,我們仍會收購。」

對於是否未來會推有機紅棗,韓總則說:「公館農會產銷班當中,有一班最近醞釀成立果樹班,包括紅棗,可能就會推出有機。但是有機認證的程序非常嚴謹。」對於紅棗行銷方面,有志工建議可以針對紅棗各個生產週期都舉辦活動,增加曝光率,韓總表示:「這個建議不錯,但由於考量農會目前人力情況,未來會逐步推動。」

今天的講座,社區報導志工們,針對公館紅棗的議題勇於發問,希望這一次次的講座除了增加背景知識外,也能夠讓志工們學習採訪、撰稿。

今日照片集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