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社區學習電影院-《美味代價》映後分享記錄

七月十三日晚上公館學習中心「社區學習電影院」播映曾榮獲2009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紀錄片的《美味代價》,映後與會者共同分享學習心得,討論非常熱絡,九點半都不想離開。


首先是由張日松大哥分享,心有所感的分享近二十分鐘心得。他認為公館學習中心播映這部影片很好,但覺得「公館鄉那麼多人居然只有不到十個人來看,真的很無知。」為什麼無知呢?因為這部影片挖掘出一幕幕食物背後的真相,沒有看到的民眾還是一樣去吃這些食物,還有些父母從小就讓自己的孩子吃油炸食物,強調自己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能吃麥當勞、雞排等等。此外,他非常認同片尾字幕提到的「買在地的產品」、「自己種菜來吃」。並舉自己為例,他都自己種菜或買公館的在地產品,除了吃得比較健康外,不買外地產品可以減碳!片中最讓他憤怒的是孟山都,他二十分鐘的分享裡至少說了三次「孟山都!真的惡名昭彰!好可惡!」

彭鈺明老師認為他自己很早就體悟到「生活要符合自然,就不會病痛纏身」,就是要吃的健康。他也分享以前他為了更貼近大自然,在大坑山區設了一個淨廬,每天都會去那休息五至六個小時。

周玉燕大姐表示,看完之後覺得「自然健康的東西不見得好吃,好吃的東西不見得健康!」,她也回應張日松大哥說的,認為現在大概二、三十歲的年輕父母都人手一杯飲料、一個雞排,也讓自己的小孩子去吃,那真的不好,不要再吃了!

輪到連淑珠大姐分享,平常看似文靜的她,本次超級激動,談話中不時說出「不是啦!小姐我跟妳講…」「不是你聽我說,沒有人比我了解…」,講話激動到筆都掉到地上。她主要分享在幾十年前她就知道食物背後的真相,因為當時新聞有報導美國狂牛症的事情,就說那些養殖業者都將死掉的雞、牛、豬的屍體當作牛的飼料,所以她很早就有這個觀念。她補充說明為何這麼了解食物背後的真相,因為她岳父岳母是彰化的蔬果批發商,完完全全就是「企業化農業」典型的例子,所以勸大家要自己種菜來吃。

徐淑華大姐則分享,她認為自己種菜最好,「父母自己種菜給小孩吃,小孩最幸福!」她也奉勸在座的年輕人「不要再吃雞排了!」徐淑華大姐也認為自己種菜最好,「父母自己種菜給小孩吃,最幸福!」她也奉勸在座的年青人「不要再吃雞排了!」

林中馨大哥則說自己今年六十五歲了,覺得老了很快樂,什麼都不重要了,影片中提到的食物都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了,以前常去王品吃一客近一千元的牛排,現在沒錢就不必吃了!總之就覺得「老了真好!」

蔡宗儒分享則表示大哥大姐所說都是自身經驗的分享,他則認為看這影片也可以從社會、在地的觀點切入。他認為影片傳達出資本主義的社會人們追求快、便宜、大量的東西,所以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情況。

最後輪到馮玉珠大姐分享,她看完後覺得心裡很難過,影片中提到有個小孩因為吃了漢堡失去生命,孩子的母親為兒子奮鬥十幾年才讓政府重視這個議題,所以認為台灣的立法部門應該要看這部影片,重視食品管制。除此之外,學校教育界也應該要看這部影片,讓這個觀念可以藉由老師傳達給學生,「希望這個觀念從小就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