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社大推動「公民參與式的學習型社會建構計畫」,十月初在教育處委託下,加入「苗栗縣學習型城市計畫」之中,成為全縣五個試辦點之一,不過,由於教育部推動該計畫相當倉促,縣級行政人員急著要有具體成績上繳,整個推動過程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作風,成為計畫推動的極大問題。
譬如今天(20101104)下午在苗栗社大的訪視過程中,負責訪視行程的教育處候用校長魏慈華,在報告人、苗栗社大主任秘書戴文祥說明社大的推動理念與創新策略時,就幾次不耐煩地打斷,戴文祥則請她聽完再說,因為社大推動此項計畫最關鍵的就是在理念、策略,然後才是扣緊這些理念、策略的行動方案。
再譬如,苗栗社大直到昨天晚上才得知今天下午有訪視行程,三位工作人員都上早晚班(上班時間為上午九點至十二點、傍晚六點至十點),上午全都在此計畫推動所在的公館學習中心整理辦公室,下午則早已排休,因此只有原訂到公館調查採訪的負責人戴文祥一人,下午趕回社大辦公室簡報,雖然戴已在會上說明此事,但魏仍幾次質疑社大的執行團隊何在?
面對這種官僚式、帶有侮辱性的質疑,戴隨即打開網路上的苗栗社大工作日誌,把上午前去公館學習中心三位工作伙伴的工作項目,一一指出來,證明給魏看,並請教她:「魏校長,您以為這些理念、計畫是很容易推動的事嗎?是一個人做得來的嗎?」魏此時臉色稍斂,並說:「我知道,我也辦過活動」,呵呵,學習型社會只是辦活動?這種自以為是的「風采」,很讓人絕倒。
不過,幾位訪視的專家學者,包括吳明烈教授、黃莉婷執行長、以及一位(抱歉)尚不知其名的陳教授,對於社大的理念、策略、以及今年將執行以護樹、老樹為主題的公館學習週曆製作,除了給予肯定鼓勵,更提出了不少好問題,值得苗栗社大在後續推動計畫的過程中不斷檢視。
訪視結束時,戴文祥特別向吳明烈教授道謝,因為他有關「學習型社會」的論著,對於苗栗社大推動此計畫,起了許多啟發作用;而為了盡量減少形式主義的無謂干擾,戴也再次向魏校長說明,苗栗社大推動計畫的過程都會上網,歡迎她隨時「上網督導」,他也向教育處委託的輔導單位台灣社區培力學會工作人員建議,利用噗浪、臉書或其它網路服務,製作一個示範點工作團隊可以對話交流的平台,這將可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也讓訊息的交流更透明、及時。
晚上下班後,計畫負責人戴文祥也將今天的心情噗在苗栗社大的噗浪上,供網友討論:http://www.plurk.com/p/8oxd4g;而且他也非常憂心,主事單位如果讓拿著表格照本宣科的「教育長官」,以完成交辦差事的形式主義、官僚作風來「督導」計畫,「學習型城市鄉鎮計畫」,那麼,恐怕又要像之前諸多社區學習計畫一樣,有體無魂,進步價值全然落空。
2010/11/0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跟這則新聞的是同一人嗎?http://city.udn.com/54543/2967854?tpno=21&cate_no=61530
回覆刪除不知道ㄟ。再去瞭解一下。
回覆刪除